苟少华教授课题组在铱(III)配合物的光学治疗研究中取得进展

发布者:刘安然发布时间:2021-01-21浏览次数:2683


近日,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省生物药物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苟少华教授课题组与香港城市大学徐教授及南京邮电大学赵强教授合作报道了具有供体-受体-供体型配体的铱(III)配合物用于光学治疗的研究,相关成果以“An Iridium (III) Complex Bearing a Donor–Acceptor–Donor Type Ligand for NIR-Triggered Dual Phototherapy”为题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在线发表。

目前针对肿瘤治疗的光照疗法的基础研究十分活跃,但相关的临床研究却进展缓慢,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理想的光敏剂。传统的光敏剂存在诸多问题,如(1)光源组织穿透深度不足;(2)单一的光动力治疗无法清除肿瘤,容易复发;(3)光敏剂在肿瘤组织富集能力有限;(4)光敏剂生物相容性差。这些缺陷严重限制了光照疗法的发展与应用,因此研发具有近红外光吸收、生物利用度高、靶向肿瘤组织且具有光动力光热联合治疗功能的新型光敏剂具有重要的意义

与传统有机光敏剂相比,金属光敏剂因具有结构多样性,便于通过结构改造,调节其激发态电子结构,从而改变其光物理化学性质。此外,金属光敏剂还具有光稳定性强,不易发生光漂白作用等优点。不过,金属光敏剂也存在激发光激发波长短、生物相容性低、肿瘤组织富集能力有限等不足

东南大学苟少华教授课题组与香港城市大学徐教授和南京邮电大学赵强教授合作,将具有近红外光吸收的供体-受体-供体基团引入铱(III)配合物中,所得配合物通过分子间及分子内的作用,减少了配体的辐射跃迁,实现了高效的光动力/光热治疗。为了提高配合物的生物相容性和肿瘤组织富集能力,他们通过点击反应,将亲水性的聚乙二醇与铱(III)配合物相连,形成主链含铱(III)配合物的两亲聚合物,在水溶液中自组装成具有良好水溶性的纳米胶束。体内研究表明,在近红外光照射下(808 nm),该纳米胶束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裸鼠移植瘤生长抑制率达到96%上,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相关论文在线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DOI: doi.org/10.1002/adfm.202008325)上,东南大学青年教师赵健为第一作者,东南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